什么是微观辩识?
谭惠珊博士在看病过程中,认识到普通针灸的效果不显著、疗效不稳定,遂用了10年时间研究普通针灸的不足,进行了升级改良。在过程中,她研究出了用独特的触诊(触摸检查)和望诊(观察检查),检查出人体组织的细微变化,通过这些变化释放出的生物信息,掌握病人的病情。
这种检查方法和分析方法,谭博士认为是失传已久的古医学内容。用现代生物医学的解读,就是人体组织的形态学检查。原有中医以宏观视角著称,而形态学属于更细微的微观视角,所以称为微观辨识(Micro Perception In Depth)。以微观视角为治疗依据的针灸方法,则命名为触诊导向针灸(Palpation Guided Acupuncture, PGA)。
触诊导向针灸对医师的要求:
运用触诊导向针灸(PGA)的医师需要经过长期且严格的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触诊和望诊方法,同时再结合对病情的分析,找出已知和未知的病情特性。通过锻炼检查技术,提升专业能力,并经过考核制度鉴定学术资格,授予认证。
微观辨识的级别:1级至4级为基础级别,5级至10级为专业级别。
触诊导向针灸的优点:
触诊导引针灸是普通针灸的升级改良版,能有效地找到隐藏的疾病根源,对病人病情有更清楚的掌握。
个体精准治疗
同样是肩痛,每个人的疼痛部位及诱发原因都不一样,这源于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因此每个个体检查的不同结果,让医师能实时地掌握不同病人的病理特点,采取针对性高的治疗,而不仅仅依赖标准化的治法和穴位。
重视整体全面的治疗
审视病人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验血报告、X线、MRI、ECHO、眼底检查等等)、服药情况、饮食与生活习惯,工作姿势以及 运动 动作等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排除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从而解决复杂、严重的身体疾病。
提高稳定疗效
重视治病求本的理念,从疾病根本治疗,达到治愈病人的目的。
触诊导向针灸的影响力:
在短短数年,触诊导向针灸在病患间、教育界就受到了热烈的反响。迄今吸引了40多个国家的病患到马来西亚旅居治疗。诊疗中心从当初的4张病床扩展到现今的35张病床。在触诊导向针灸的治疗下,使得原本失去工作能力的人回到职场;使得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恢复生活;使得病苦数十年的人脱离痛苦。
因触诊导向针灸日益被重视,也促使了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 (UTAR) 展开研究合作,并且在马来西亚国际医药大学 (IMU) 展开教学活动。这一技术还吸引了日本、美国、瑞士、中国、新加坡等世界各国中医师前来学习。
谭博士秉持着:“医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当看见一个个面对困境的家庭,因此重获健康而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无价的回报!”
更多详情
欲更多了解微观辨识体系MPID,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纵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