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道、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天和大家谈谈《中医传承:师承制度秘要》。这是个很重要的课题,在我们的中医教育里,我们的学习态度决定了成果收获。现在的师承制度,只有形式,没有实质。今天我们会从 1.院校制度对比师承制度 2.师承制度的教学目标 3.师承制度的教学方法 4.师承制度的老师素质 5.师承制度的学生素质 6.师承制度的守则,这六个方面来剖析师承制度。
先看中医的四种群体,是决定我们中医传承的四个群体。中医行业及教育决策者、中医教育者、中医临床从业员、中医科研人员四类。大家所处领域不一样,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但是理念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方向。无论我们在哪一个位置上,都扮演着传承中医的角色。
首先我们先来对比院校制度及师承制度。有的人说院校制度不好,我们必须采取师承制度,有的人说院校制度比师承制度更好。我们客观地分析,这里列出了四个方面,它们各自的优点。我们院校制度在整个本科教育里,基本大概是40多门课,包括了中医、现代医学、基础医学,从生理、病理到生化、生物等等。院校修学的科目相对来说会比师承制度有更全面性的教学科目。我们看看师承制度,师承制度是我们跟一位老师学,他们在教学,更具备的是指向性的医学知识。也就是在跟师时,我们面对一个病人的时候,老师就会告诉你,这个病人现在什么情况?你从他身上可以发现一些什么病理情况,什么东西对我们诊断有意义,我们怎么去判断,然后怎么去治疗。所以基本上,在师带徒的整个过程里,更注重在指向性的医学知识。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我们没有先学习基础的医学知识作为根基,就不可能完成指向性医学的教导。如果我们没有这个知识面,我们不会知道病理上它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如果只是学习老师告诉你的事情而已,我们的理解还是片面的,因为没有医学知识的储备底蕴。
所以我认为院校制度和师承制度在医学教育上,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角色,侧重点不一样。我们现在学校里把所有该读的读了,该背的都背了,可是不会使用,而师承制度就补足了这一方面的缺点。它会针对性地告诉你,在你所学的知识里,哪一些有用,哪一些没用;哪一些是普遍性,哪一些是有针对性、有特异性的。
第二个就关于纵向教学和横向教学的认识。师承制度就是承受一位老师的指导。在院校教学,就不是这样,每一门课都有一位老师,甚至有的一门课会有几位老师来教。这当中的差别在哪里呢?院校制度的纵向,就是一门一门课地教,先从中医基础理论上起,然后到中药学、方剂学等一门一门课。按照逻辑、种类排列,从简单到复杂,有顺序,有组织地系统教学。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纵向教学以后,学生尤其在临床上没有办法融会贯通,这是一般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师承制度,它更多的是一个横向教学,是跨学科的。比如当一个病人来的时候,若他有肺病,我们现在就直接奔主题了:肺病的生理情况是怎么样?在中医来说,肺属于什么情况?它的病理现象是什么?然后再看看中医里肺的的病理机制有什么。它是横着看的,会把所有我们学过的科目,跨学科地去截取相关部分来看,和这个病有关系的那一个部分。
所以基本上这两种教学本身的逻辑和方法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从上到下;一个是横贯联通的。所以一个是多师制,一个是一师制;还有一个特点是多科进修,院校制度大部分都是一个学期同时学四至五门课,一个学期就大约四至五个月左右,然后结束,再换到下一个学期。师承制度采取的是学完了一门课,才学下一门课,属于单科进修。单科进修有什么好处呢?有什么差别呢?有的人会觉得,同时学四、五门课,和一个月学一门课,完了之后再学下一门,这里面有没有效果上的差别?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以前的经历。我读本科时候是在马来西亚中医学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联办的。在我们大一和大二的时候,是在马来西亚上课,都是马来西亚的老师教课。当时我们就是一个学期同时上四、五门课,学期末的时候我们就几门课同时考试。同时准备几门课的考试,心理状态就会非常忐忑,当准备这门课时,还得担心另一门课还未准备,专注力是分散的。
从大三开始,我们的临床科目就由中国老师过来给我们授课。但因为牵涉到国外的因素,他们不可能一次调动那么多的老师过来几个月,所以当时我们采用的方式就是一个月来一名老师,上一门课。当时我们的一门课是80个小时。一门中医内科学,一天上4个小时,一周上5天,一个月上20天,总共80个小时。早上四个小时的理论课以后,下午就进行两个小时的临床见习课,看老师看诊。这两种方式的不同,我立即感受到了很大的差别。一段时间只上一门课,专注力非常高,也因此能更好地掌握科目的精髓和深度。因为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我对师承制度是比较推崇的,因为我深深得到里面的好处。
同时上四、五门课的时候,精神状态是不集中,分散的。会觉得当在读这门课的时候,心里就挂念,下一门课还没准备好,精神和集中力是分散的。后来大三进行这种单科进修方式的时候,我就感觉真的很大差别。
在这个群里,其实我什么都讲,中医的这些理论是如何贯通的。有的人问我,为什么可以做到这种融会贯通?这个在我大三的时候开窍的,就是贯通中医理论的窍门。为什么呢?这就得益于当时我大三的时候,中医内科学是丁元庆老师教的。当时丁元庆老师过来的时候,第一次听课我就发现丁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讲课的方式很不一样。听过这么多老师讲中医的理论课,只有丁老师讲的中医理论课让我感觉他和其他人讲的不一样。中医理论在他的讲授下是融汇贯通,行云流水的。他说辨证的时候,不是一个证型一个证型,非常死板的那种说法。如果没有彻底地把阴阳、五行、五脏六腑之间的贯穿联系真正掌握,基本上中医理论的理解,大家说的时候是一种分离状态的,不是前后上下连贯的整体。这些中医理论的贯通,是在大三时候开窍的,就是得益于丁老师的讲课。当时我觉得丁老师是对整个中医理论已经融汇贯通,已经到了通达阶段的一位中医学者,所以当时我听他讲课时候就秉持了非常高度的专注力。当时我在想,怎么有一个老师可以把所有的理论都贯穿得如此流畅,这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位老师达到这个高度。在听完中医内科学80个小时的课以后,我就领悟了中医理论之间如何贯通、如何串联的诀窍,这在我以后用中医理解临床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对我而言,这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月。后来我们每一个月都有一位老师授课,我能够深深地体会到单科进修的效果,无论是掌握度、理解力都远超多科进修的时期。我们说悟性,这种领悟能力其实和我们的专注力是成正比的,当我们越专注的时候,融汇贯通的成功机率是越高的。
我们看这个图,一般很多人说到中医的时候就会联系到慧根、悟性这些词。这东西当然和我们古代的传统理论是有关系的。对于钻研学问,古人对于专注力,对诚意,就是我们说的真诚心是有很高的要求。在古书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钻研一门学问,一门深入,之后开悟了,悟入了。
悟,是什么意思呢?大家以为这是个高大上的东西,悟是什么?悟就是明了。你懂了,你真的懂了,我们叫悟。然后从悟,你懂了以后,再上一层,也就是说你真的是完全掌握了那个学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这我们说通达。通达以后,才能够说触类旁通,因为你掌握了一门学问的变化、趋势、规律后,再从而类推其他同类的其他事物和变化规律,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尤其我们现在很多中医,大家都喜欢那里有好的老师就去听听,去拜访,去参观,然后后面又有一个听起来很厉害的老师又去看看,去拜访。反正几年可以拜访数十位老师,走访数十个地方。但在古代,到处参学是通达以后才做的事情。
在我们的师承教育里,它走的就是这个过程,就是图里所示的这个过程。更多的其实在心理素质上是有很高的要求。我们做一门学问,需要去参悟,这个参是什么意思?参,就是研究。没有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其实就是研究。研究什么呢?研究学问,就如图所示,去理解。然后发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解决了你的疑惑以后就去注重实际的操作。你都能做到了,都会了以后,就学习它到底怎么用,用在什么情况下,这就是一个学习过程。
经历了这五个事项以后,基本上就到达了我们所谓的悟,也就是明了,你就懂了。这五项里面你都懂了,我们说积小悟成大悟,你就通了。通是什么意思?把这五个项目,把这五个能力融汇贯通了,你就通达了,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怎么去操作、怎么去用。我们说在古代的参学是通达以后的事,也就是说你拜师以后,你学有所成下山了,下山以后才能说去参学。
但我们现在很多人,基本没有经过前面的这三个过程,然后就这里看看,那里瞧瞧,那边听听等。这个其实和我们从前的教学不是一回事。所以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学,师承制度里的师带徒,它其实名存实亡了。我们把顺序颠倒了,次序不对,这个人就一定不可能把一门学问搞好,因为他没有经历一个研究的过程。
我们先把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放在前面讲,后面我们才说具体应该怎么做,让大家先明白,其实整个师承制度教育是怎么样的教学体系。
还有很多人习惯的一种做法就是,现在我上这位老师的课,同时我也上另一位老师的课,只要时间分配的过来,同时上几个老师的课,现在的人都不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但其实这在师承制度里是不被允许的。
我翻找了一下现在一些研究的方法,里边我觉得这个扎根理论和我们古代的这种师承教学很相似,这里要说明的是为什么我们要采取这一种这做法。我们看看那个PPT里面的解释。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在学习一门学问时,更多的时候我们在悟入之前,它其实就是一个参,就是一个研究。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把这门学问研究透彻,研究透彻才能掌握起来。
如果说你没有研究,你就掌握了,你就明白了,坦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说扎根,它是一种定性的研究方式。我们的培养方式其实是对事物进行一种观察、归纳、分析、验证、试实,就是一般说的实证。这种方法就是古代我们说的实证这种方法。更多的时候,其实和现在的研究有点不一样,我们更多时候不对研究事项事先设立假设进行逻辑推算,我们是从资料入手,再进行分析、进行归纳,这是我们一般师承制度里常用的一种方式。
师承制度由于它是一个老师的教学方式,所以对于老师的素质要求就非常地看重。为什么呢?我们选老师的时候,尤其是这种师承制度下的方式,选老师很重要。因为如果跟错了老师,老师若把学生带歪了,这个学生往后的日子就会在错的道路上走的;如果选到一位好的老师,基本上他就能够在正道上走。所以这个师承制度,对老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那我们说古人,对老师的要求其实至少是大悟之后。也就是说,基本上是达到通达的阶段才有资格成为老师。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这是什么意思呢?好比如说你对一个学问,你把那本书背下来了,你所有知道的东西其实都是问你老师所知道的,也就是说你的学问是通过你的老师告诉你还有自己背诵下来的这些资料而已,而没有达到自己领悟的阶段、真正掌握的阶段,其实就不能够,不足以给人当老师。在这个医学上,大家都知道的《大学》里:“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以最近大家都说“道”,大家都掀起古中医风,大家都讲求道,学道,那什么是“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这是什么意思?放在医学上,这个物和事就是人体的本质、人体的真相。
如果作为医生,对人体的掌握不足够,不能够了解人体到底发生什么事,其实这就不是“道”了。医术或者在医学的这个领域,“道”就是你对人体的了解掌握得非常通透,这就是“道”,而不是说我们很虚玄地追求成仙、咒语,开天眼等。如果找到一个老师就告诉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觉得可能就可以把一个中医变成一个神棍,或者是变成一个神叨叨的巫师吧。
从下面开始,我们的讲座的重点在这里,就是学生的素质。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学生,怎么学,才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我们在中医面前,大家都是学生,包括我也是学生。在师承制度里,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为什么呢?心理素质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态度,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就决定他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就。其实在我们古代,对一个人的诚敬心,对一个人的专注力基本上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当一个人专心做一件事情,专心学习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说心无二用,心无二用谓之诚;一心,我们说一心一意,一心一意是专心,它也是诚,就是诚敬心。所以在师承制度里,学生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就说拜师这件事,找老师在师承制度里是一件大事,必须要找你最敬佩的人当你的老师。在古代,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比如一个学生要来拜师,老师就会问他,有没有最敬佩的人?有的人可能就会觉得,我最喜欢某位老师了,我最敬佩某位老师了,但是我没有办法找到他,所以现在就给你当学生,想跟你学。如果在古代,这个老师一定不会收这个学生。为什么呢?因为其实他最佩服的人不是你,而是别人。如果这个学生最敬佩的不是你,基本上他在你门下学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这个就是古人对我们说,对专,对诚有一个很大,很高的要求。因为你的专注力,你的诚意,你对一位老师的尊敬程度,基本上就决定了你能不能够学会老师的东西。或者说,你能不能在这一门技术上有所成就。
这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在古代当老师的都知道,但现在一般老师就不一定会知道了。还有第二个,我们说师承制度里其实有很多规则和教学方法。比如说,你拜师了以后,跟他学习,你问他一个问题,他基本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更多的时候是引导你自己去找答案。为什么要那样做呢?整个师承制度,我们在前面看到它的教学目标,就是从研究到明了,明了了再到通达,通达以后再到触类旁通,它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为了培养你的研究思维能力,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你。在古代,如果老师把答案直接告诉你的学生,其实是一种很残忍的做法。为什么?因为会把学生的悟门堵死。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老师直接剥夺了他的研究思维能力。这个学生基本上没有研究思维,他不懂得怎么思维,不懂得怎么研究,就是我们说的,你教一个学生,基本上是直接给他鱼而不是教他钓鱼。
古代的教学方法和我们现在的思维不一样。现在我们去上课,有的人问老师一个问题,就希望老师直接给予答案,最好是自己不用浪费时间思考,直接拿了答案就可以用,大家觉得,这种就是好老师。
但是,这种标准和古代完全不一样。直接给答案,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对你很好,但其实从长远来讲,这个人没有办法成大器,因为我们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你懂它这样,为什么会这样你却不知道。
我在少年时期,就知道了师承制度的这些教学特点。师承制度,现在90多岁的那一辈,有的人可能还接触过,但估计也不多。真正接触过这一些师承制度的人,现在所剩无几了。少年时期,我知道这个东西后,就暗自记在心里。所以往后的成长过程里,我的学习态度,学习历程就变得很不一样。我遇到的老师,遇到的同学,没有人懂师承教学方法的。我就是自己单方面做。单方面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老师不知道没关系,我就做我应该做的事。后面其实还会讲到师承制度的三个守则。这三个守则我没有把它放入PPT里,因为我觉得现代人看了以后可能会不舒服,或者觉得这个东西不合理。但是在我的整个成长过程里,我守这些守则得到了很务实的收获。也就是说,这三条守则其实是真正帮助我在很短的时间里成长,在很短的时间里开窍,甚至在很短的时间里通达的一个方法。
这三条是什么呢?一般来说师承制度的学生守则里,它会有一个时限,比如说我让你守个三年,我让你守个五年,你好好把这一门技术学好。这种都是口耳相传的守则。我们来说说这三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这三条守则老师指定奉行数年,奉行数年就是密集培训,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到达通达的阶段。从研究一门学问开始,直到通达,我们所说的通达,就是可以下山了的意思。一般来说,就是遵守几年,一直到你通达为止。
在这么多年我自己的实践里,我就能够充分理解这三条守则的关键作用。我们现在的网络资讯太发达了,一门课好多老师讲,数十位老师讲一个《伤寒论》,然后每位老师讲的都有自己的一套,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听多听杂了会变成怎么样呢?我们听太多老师说了以后,其实会无所适从。我们都当过学生,这种心情我们都知道的,就是当你不懂的时候,这里听,那里听,一位老师说的一个样,你会很乱,说到后面其实你就无所适从,你什么都不是,你也不可能成功,或者说你不可能真正地理解这件事情。
在整个师承制度里,如果我们打从心里就很佩服这个老师,那么在学习时候我们就会开始去研究,老师说什么。你就不光是听老师怎么说,老师这么说,对的,就是这样而已吗?其实我们真正在研究一门学问时,更多的时候除了看老师说什么以外,你还要去看他为什么这么说,也就是说要研究的是老师的思路。不能只是知道他讲课的内容,而是看他为什么这么说。看他为什么这么说以后,还要看他怎么做。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五条,从整个记忆、理解,到操作,到应用,整个过程是需要一直锲而不舍地,不断地研究,我们才能学到真本事。
比如说《伤寒论》,现在听一位老师这样讲了,再听第二位老师这样讲了,再听第三位老师那样讲了。到后面,我们往往就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为标准地觉得,我认为这个老师讲得比较好,认为那个老师讲得比较不好。我觉得好,我觉得不好,这就是以自己为标准。以自己为标准去衡量老师,那还怎么学习呢?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眼里,老师其实是在我之下的,我们是俯视老师,先看他的东西行不行,行的,我再学一下,不行的,我就把它放一边,然后再看看其他老师的。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当听完老师讲课以后,他就会说某个老师这么说的,别的老师是这么说的。其实当老师的人心里就有数了,这个学生其实就是来玩的,来听听课凑热闹的,他不是真的来学东西。
更多的时候,我们说的就是鹦鹉学舌,就是老师怎么说,我就怎么说,我就觉得我学会了,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某程度上,我们说这是学了个词汇,里面真正的内容他肯定掌握不了,也肯定不懂。骗骗门外汉可以,行内人肯定就露馅了。就好像一些看病很久的病人,他们听我们说多了以后,他也能讲两句,但是他真的对中医讲的时候,其实中医就知道,他到底是门内汉还是门外汉。
在师承制度里,老师去观察学生的素质,看的不是聪明,不是说特别聪明的人就是好学生。在师承制度里,观察一个学生的素质,看的是特别专注,特别有毅力的人,就是这种人能够有成就,能够有大成,而不是特别聪明的人。特别聪明的学生,其实就容易走捷径。他们会觉得这里尝尝,那边试一下,这里听一下,那边学一下,觉得自己很博学。但是是不是真的博学呢?其实我们群里就是有不少都是很有经验的,行医很多年的医生,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看很多,我们自己也经历了很多,这样真的是博学吗?是不是那回事呢?我们大家心里有数。
这里就要说一下,群里的陈俐萍医生,她是我的学生之一,我的徒弟。我觉得她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她不是特别聪明,或悟性特别高,她都不是;她属于我们说那种专注力很强,很有毅力的人,就那种顽强的小强,打不死的那种精神,特别的顽强。别人看她身高不高,就是一个小不点,个子小小的一位医生。
当时她来跟我学习时,其实很多人都不看好,为什么呢?就是觉得这个孩子又不是特别聪明,又不是特别伶俐,思维又不是很灵活,又不是我们说那种成绩很好的学生。但是呢,她现在在我的学生里是学的是最好的一个,也就是说她功力是最深的,功底是最扎实的。这也就印证了我们的师承制度那一套的思路和想法。
我们说真正成功,真正拿得出成绩,真的去到一个一流高手的这种境界,真正能够通达,那种大悟以后通达的这些人,他们往往有的特质都不是特别聪明,而是特别刻苦,特别有毅力,锲而不舍。现在的人,看到师承制度的那些守则,可能会以为,这就是一个专制的做法,老师很专制,不开明。但其实不是的,在师承制度里,对老师而言,其实真正想要的就是成就学生,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让徒弟很多,看起来很威风,这个守则其实根本对老师没什么好处,因为在这些守则下的引导式教学是很累人的。这种设年限的做法,就是为了让我们打铁趁热,在那那一段时间里,让一个人直接登堂入室,因为锲而不舍的研究,直接能够通达,直接能够掌握好这门学问。
我在带我学生的时候,就是说前面一批我带的这一批学生的时候,刚开始我也告诉了他们这个准则,当然了现在开明的社会,这种东西是没有强迫性的,但是就立了一个规矩。十分有人守了八分,有人守了六分,有人守了两分,阳奉阴违的也有。但一段时间过去后,就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效果。守得多的基本上成就都高,也就是说他了解、掌握的就深。守得少的基本上掌握的程度就比较肤浅。
如果有人问,现代师承制度还实不实用,其实我们在很多的专业领域上都能够看师承的踪迹。比如说外科医生的培养,或者是工程师、律师,基本上他们毕业以后,都会有一位我们说的师父带着进入职场。所以我觉得这种师承制度,在专业领域上都是适用的。当然,他们没有我们古代的那么严谨,那么多要求。因为我们追求的目标还有不一样。从制度上来说,师承制度还是有优点和可取的地方。
结合这次的课题,我就说说自己的学习经历。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无论我们是学生或者是老师,其实经常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教导我们的后辈?做老师的还经常想怎么传承中医,怎么教导这些后面的学生。去年我在讲课的时候说过的经历,就是大一那年我问中药老师什么是和胃?当时我的老师就解释了大约五到十分钟,从阴阳开始讲,就是兜了一大圈讲了一堆理论,但到最后依然没把什么是和胃解释清楚。当时我就觉得老师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应该就是不懂了。我当时心里是真的这么想的,我就觉得他应该是不知道。以后也尝试问过一些老师问题,得到的答案都是兜圈,绕了很大一圈,但是基本上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几次下来以后,你就知道老师们其实也不懂,所以他给不出一个答案,所以后来我就不问了。
但我觉得这个现象其实有一个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你不知道,就说不知道,那学生还能够去找答案。但如果你不知道,你强以为知道,然后就给了学生一个乱七八糟的答案,然后把学生绕糊涂了,学生的脑袋也一片浆糊,我觉得其实这个责任就很大了。作为老师,这样做不愧对学生吗?直到本科毕业的时候,我自己就找到了答案,“胃气以降为和。”
我开方的思路是大二的时候掌握的。当时候我有一个很佩服的老师,在读大二时候遇到的。在中医界里,我第一个特别佩服的老师是杨建辉老师,他是吉隆坡的名医。那个时候他教我们针灸学,他讲课的时候就是那种侃侃而谈,洋洋洒洒的,课外的内容说的很多。当时我就觉得这个老师很厉害,所以之后当我家人生病时,我就会带着家人去给老师看并病。杨老师当时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我母亲是去看的头痛,他病人很多,但是他就抽空跟我聊两句,聊什么呢?他就问我,你看你母亲应该开点什么药?我当时没有头绪,才大二,没有头绪,方剂学才刚上。然后他就说,你看她这个头痛在哪个经?少阳经!少阳经你说要用个什么药呢?你说少阳经这么多清泻火热的药,什么药最好?然后当时说,菊花,薄荷,夏枯草。然后当时老师就说,你看你在这么多药里怎么选择?因为病位在上,所以我们必须选一些气轻走上的药。夏枯草、龙胆草这些就是苦寒重着就不适合了,所以就选了菊花。那个时候他就带着我一味一味药开。我们整个对话可能就不到五分钟,也就开了七、八味药。开方的思路,怎么选择药物,就是这样被带了一次,我就领悟了开方的道理。中医路程的第一次开窍,就是因为杨建辉老师。他就这样带了我一回后,我就突然明白了,原来开药是这样思考的。
这里面就是师承的精神。以前小的时候,当我知道师承这个东西后,对很理解这种制度和精神。现在的老师没有这种要求,也没有这种想法,更不知道这种制度。所以我单方面去遵守这守则。也就是说,以前大学时候有很多老师给你上课,你见过很多老师,但是却很少会遇到一位特别钦佩的老师。所以当我遇到的时候就会非常积极地去亲近这个老师,然后主动去找老师讨论一些问题,或者说去研究一些中医的思路方向和治疗等等。
我们说中医的说法有很多,但如果想要遵循师承的这种方式的话,基本上你就得遵循一位老师的说法。那个时候,我的临床能力,就是通过这种师承的精神和方法逐渐培养出来的。
很多人会认为,我的中医临床能力、技术的掌握,怎么可以达到这么深邃,毕竟我年纪不大。我觉得这种学习成效,基本上都应该归功于这个师承的制度和精神。所以后来在大三,我又遇到了第二位让我开窍的老师,就是我在前面说过的丁元庆老师,当时我对丁元庆老师的佩服就是完全五体投地。丁老师是山东伤寒大家李克绍老师的学生,他在《伤寒论》、《内经》都有一定的造诣。丁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伤寒论》、《内经》条文都是顺手拈来的。所以后来我本科毕业之后,想读研究生,当时就只有一个想法,我只想报丁老师。
还记得当时给老师发邮件,我在马来西亚,老师在中国,当时我战战兢兢地给老师发了一个电邮。当时我想读硕,就是当丁老师的研究生。但是因为我知道丁老师要求很高,他不一定会接受我当他的学生。那个时候我心里是非常忐忑的,因为如果老师拒绝我,我当时完全没有第二个想法。基本上我就会失去方向,找不到第二位老师了。所以当时是抱着一种非常忐忑的想法去给老师发电邮,之后每一天都在等,等了四天,终于看到老师的回邮,答应了我。
后来在丁老师门下当研究生的时候,最大的收获就是老师的严谨。我现在教学的这种严谨性,或者对中医理论思路的严谨性,还有辨别,其实都是得自丁元庆老师的教导。丁元庆老师是山东伤寒大家李克绍老师的学生,据说当年的李克绍老师也是如此这般的教学。
比如我们说肾虚,老师就会引导我们进一步辨别,你说肾虚,这个肾虚是肾阴虚?肾阳虚?肾精虚?肾气虚?是哪个虚?因为不同的虚,对应的症状和药物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开药的时候,对药物的筛选,它的依据就是来自这些不同。
但是毕业以后,我们就知道,上课时候学的那些东西,理论上我们可以说得很通透,很圆融。但是真正到临床上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很多时候它就没那么灵验了。理论说得非常好,但是临床上病人真的是来到你面前的时候,就按照阴阳五行、辨证,就这样往上开个方,他就能好,真的是这样吗?至少在我后面好多年的临床,我都感觉到了非常大的瓶颈。因为以前就是中医的忠实支持者,忠实粉丝,就觉得中医是不需要懂现代医学的,中医是不需要懂人体结构的,那些都是西医的东西。早期的时候其实都是这样想的。
但是随着你在临床上开始遇到瓶颈了,开始遇到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尤其是有些病人特别地信任你,坚持不懈地好长时间一直找你看,但是却一直没治好,那心里面的愧疚感其实是非常大的。
而且以前我还不屑这些结构,也不屑骨科,当时就觉得一个女孩,这种动手的,骨科的和我们没关系。后来我遇到了一个脑瘫的小孩,他父母非常信任我,当时我心里就非常着急。当时就想着,那脑瘫的孩子,他的手和脚基本上都是畸形的。我看着畸形的手脚,想如果这个畸形的手脚能够让它导正了,是不是他就正常了?当时就是处于一种非常单纯的想法。因为我之前对结构、解剖、骨科可以说是片叶不沾,就是一点都不上心,也没想过真正下手学,就不感兴趣。但后来因为这件事,我就觉得我需要改变想法了。因为我当时临床,开始出现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
所以后来,我遇见林峰而老师,就是教调骨的老师。当时会想学是因为看了一个视频,就是林老师用手把一女生的足板,从我们正常人的大小,调成三寸金莲,就是我们看古代的那种人,就是前面的跖骨能抵到后面的根骨,形成一个马蹄样的形状。我们能够以肉眼看见整个骨形完全改变。
当时我看了那个视频后,非常震惊,还有这样的技术?这件事是真的能做到吗?所以因为这样的机缘,我就觉得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需要丢掉自己以前的自以为是的想法,需要放下以前对结构和骨科的一些偏见,我需要踏出自己的第一步。
因为这件事情,我就和林峰而老师学习了,去上林老师的课。在这个过程里,我用的就是同样的师承的这种精神去研究,去学习,完全一头地栽进里面,到什么程度呢?在前面两个月,一整天24小时,基本上当时就是钻研的状态,和一个疯子差不多,基本上都在思考着结构和解剖的问题。例如,动这个手指会怎么样;动到关节,关节这样旋转了以后它怎么样带动了整个周围的组织;如果我现在给这个关节这个角度,它是怎么样影响到其他的关节和其他的组织的等等。就是到每一个角度,每一个组织的分析和掌握。
除了看病,没和家人或任何人说一句话两个月就如痴如醉到这种程度。我们在不同国家,在临床上遇到问题,和老师都是用信息联系。我当时就拿了一本笔记本,把老师回答的信息,都是用手写的抄进笔记本里。最高峰时,那本笔记本一天会翻阅20多次,一年下来,基本上看超过了数百次,这个数目是肯定少不了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专注和诚敬,就是在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对老师的话非常地相信。如果你没到达这种专注,诚敬和信任来对老师所教的东西,基本上你就不能掌握一门技术。所以在结构上,我也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当然在研究这些学问的时候,就是完全抛开之前所有的东西,就专心研究这个。
但是,越到后来,我就产生出现了很多的疑问。因为我这个人在学东西时候,会问很多为什么?如果老师给了一个从逻辑上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答案,我肯定是照单全收的。但其实越到后面,我在整个研究里慢慢地又遇到了瓶颈。
我们研究结构思维的时候,会发现治疗很管用,很有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中医接触了结构思维后,基本上就很少再倒回去中医的思维里了。为什么呢?这个东西很肯定,很直接,不像中医理论这样拐弯抹角,玄乎玄乎的,都是很肯定,很直接的。所以很多接触结构一段时间的人,基本上很多就会开始鄙视中医的理论和一些做法。
其实我在研究结构的后期就开始遇到瓶颈了,因为我是一个很擅长发现问题的人。当我把这个学问掌握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我就开始问,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有没有什么可以突破现在的速度?当我开始产生这种想法以后,其实就发现到结构思维的一些不足。尤其是当耗费这么大的精神,从结构上治疗,但一次却意外地发现结构治疗的不足。病人越来越多以后,我需要治疗速度更快,拿捏更准。所以当时我就在几个地方扎了针留针,又要去应付下一位病人。结果回头一看,发现病人局部情况就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如果走结构治疗,我需花至少半小时,才能产生的人体变化,用一般针灸的方法却只用了5分钟就达到了。自从那个病人以后,我就开始脱离以结构思维为主导的这种治疗。其实这就是回归我们原本中医的东西。总结到新的规律和突破以后,整个治疗过程更省时间。更要求精准度,病机关键的一些部位拿捏的很准的时候,其实我们能够省下更多的时间,而且更有效率,效果更快,更加稳定。
话说回来,这些所有的所有,基本上还是无法脱离师承的这种思维方式。有了这种师承制度的思维方式,你才能够有一个成熟的研究思维方法。这种成熟的研究思维方法其实是让我们能够从悟,到通达,到触类旁通的这么一个过程,也就是思维和技术的掌握,是一个可以逐渐壮大的教学方法。
今天就介绍到这里,让大家了解我们古代传统的这个师承制度是怎么回事,它的整个思维着重点和方法,其实都和我们现在想的,现在学生所要的,可能都会有不一样。但是这个教学方法、思维和教学的背后的目的,其实是有更深邃的深义。它有一个更远大的一个目标作为指引,所以才会设计出这一种方式。好了,今天讲到这里,谢谢大家。